「多菜少肉」一詞耳熟能詳,是不少營養師的口頭禪,每種蔬菜都有其獨特的營養價值,然而很多人都有偏食習慣,網上亦流傳著十大討厭蔬菜,而不吃這些蔬菜的話會缺乏相對的營養素。
第10名:大蒜

不少網友都覺得大蒜臭氣勳天,而且殘留在開口腔裏的臭味非常濃烈。不過大蒜對身體非常有幫助,大蒜中的大蒜素,有預防血管硬化、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生吃大蒜更臭,可是效果更佳!臨床實驗證明,加熱處理後的大蒜,大蒜素會分散流失,大大削弱其功效。
第9名:青椒

薄餅裏經常看到青椒的蹤影,卻有不少網友因為他的青草味而遠離之,凡有青椒都要挑出來。青椒的維生素C含量超高,100克的青椒已佔成人每日需要的維生素C攝取量的七成半。
第8名:苦瓜

瓜如其名,苦瓜味苦,人們討厭苦味很平常,但其實苦瓜中的苦瓜素非常有益,能促進胰島素分泌,分解體內多餘糖分,能夠降血糖,又能夠幫助減肥。根據實驗發現,每一毫克苦瓜素,可阻止一百克的脂肪吸收。
第7名:芋頭

芋泥鬆軟又綿密,可以製成令許多人食指大動的甜品,可是鹹芋頭又偏偏討人厭,甚至有「火鍋湯底破壞者」之稱。
芋頭好處多,它不僅是糧食作物,也能夠入藥。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亦有所記載,「芋子寬腸胃、療煩熱、破宿血、去死肌。莖、葉敷瘡腫、治蛇蟲咬傷。」認為芋頭性甘辛、性平、有小毒,歸腸、胃經。簡單來說,芋頭可以幫助腸胃蠕動、開胃生津、補氣益腎、消炎鎮痛等。
第6名:洋蔥

洋蔥含有的槲皮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力,能保持血管彈性,以及有抑菌功效。
通常大家吃洋蔥都不會吃外皮,但其實洋蔥外皮的槲皮素含量多過於內層,堅韌的外皮難以咀嚼,適合熬湯變軟後進食。
第5名:番茄

不喜歡番茄可能是為人正直?在很久以前的神職人員眼中,番茄的顏色鮮紅、香味刺激,濕潤的果肉且豐富的汁液,是不道德的催情之物。
蕃茄含有豐富的茄紅素,屬於類胡蘿蔔素的一種。在所有的類胡蘿蔔素中,以茄紅素的抗氧化能力最強,是Beta胡蘿蔔素的兩倍,它可以幫助減少血管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氧化,避免血管硬化,對心血管疾病有預防能力。
第4名:茄子

茄子口感獨特,軟身黏黏的,
有「血管的清道夫」之美譽。茄子中的皂甙降低膽固醇功效非常明顯。巴西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吃茄子後人體內的膽固醇含量能下降10%。美國營養學家在介紹降低膽固醇的蔬菜時,也總是把茄子排在首位。
茄子不宜油炸,它非常吸油的,高溫油炸更會破壞當中的營養
第3名:青瓜

有網友笑稱青瓜是不熟的甜瓜和西瓜皮的混合体,咽下去時喉嚨會自動關閉….可是青瓜能夠提供罕有的營養素。
隨着年齡的增長,骨質疏鬆成為不少人的煩惱,除了我們熟悉的鈣,維他命K也是鞏固骨骼健康的,的營養素,富含維他命K的青瓜實屬首選。
第2名:青蔥

討厭青蔥的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它的特殊氣味,殊不知此氣味太有來頭,它主要來自有機硫化物(硫化丙烯)成分,這些硫化物能促使體內排除致癌物質的酵素活性增加,相對減少身體罹患癌症的機率。
第1名:芫荽

芫荽有促進腸胃消化、降血壓的效果。
為何世人會對芫荽反感?原來是有先天因素!科學家發現某部分人擁有一種嗅覺基因,其名為OR6A2,這種基因令人們對於醛類化合物異常敏感,而芫荽正正含有這種成份。
不過芫荽有促進腸胃消化,又有降血壓的效果,作為配菜進食對身體良益。
討厭也沒問題!!!?

蔬菜對人體的好處多不勝數,然而要從討厭直伸好感度到喜歡實在太難了,如果真的咽不下去,可以試一下「有機蔬菜營養粉」,代替蔬菜。例如我娃娃菜營養粉,由有機娃娃菜製成粉,保留了娃娃菜中富含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族、鉀、硒等,有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患癌症危險性,營養粉可加至水、湯、或任何您喜歡的食譜之中,無需再感受討厭的味道,但又能吸收蔬菜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