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KimmiCheng鄭錦嬋心靈分享
人生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阿德勒心理學

如果讓我列出人生最愛的書,這本書肯定是其中之一,所以忍不住向你推薦。這本書叫《幸福的勇氣》。它的上一部《被討厭的勇氣》,也是我的最愛。 還記得當時讀完書後我的感覺——「大吃一驚」,那是一種發現新世界的喜悅。 下面我藉著講這本書,與大家分享世界三大心理學之一:阿德勒心理學。
一、阿德勒心理學
這兩本書有一個共同點,講的都是阿德勒心理學。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榮格齊名,並稱為「心理學三大巨頭」。 阿德勒從小體弱多病,身材矮小,曾經由於疾病和車禍還差一點死於非命,兒時的創傷經歷和對死亡的恐懼讓他一度非常自卑。 所以,他的心理學都是圍繞著「克服自卑」進行的。如果你有比較嚴重的自卑問題,一定要學學他的心理學。 由於阿德勒寫過贊同弗洛伊德觀點的論文,被邀請加入了精神分析學會,成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但後來,他對心理問題的成因逐漸和弗洛伊德大相徑庭,不久便與弗洛伊德分道揚鑣,創立了自己的阿德勒理論。
二、情緒是為了達到「目的」的一種工具
弗洛伊德強調精神創傷,認為人之所以出現心理問題,是因為過去受過創傷。 阿德勒覺得弗洛伊德錯了,錯在「過去」兩個字。 如果一個人童年受過欺凌就會造成心理問題,那為什麼擁有同樣經歷的別人就沒事?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切都從過去找原因,過去卻是無法改變的,那麼該怎麼辦?你找大夫治感冒,大夫說,你這是因為昨天吹空調吹的,然後就讓你走了,這樣行嗎?
關鍵不在於原因,而在於怎麼解決現在的問題。
怎麼解決?解決方法在「過去的原因」裡可找不著。
一切在於「現在的目的」。
舉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 一個病人一出門就緊張,幾十年走不出家門。弗洛伊德從他過去的創傷找原因——童年受過欺凌。但阿德勒認為,病人是先有了「不想出門」這個目的,然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挑選出過去受欺負的記憶,製造出了緊張的情緒。 沒錯,情緒是為了達到「目的」的一種工具。想想看,為什麼上一分鐘你對親近的人那麼兇,下一分鐘卻對你領導那麼和善?
兇是為了說服、壓倒,和善當然是為了拉攏。
這就是情緒,為了達到「目的」,收放自如。 沒錯,過去也是為了達到「目的」的一種工具。過去和歷史一樣,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人會從過去發生的龐大事件系統中只選擇符合現在「目的」的事件並賦予其意義,繼而當作自己的記憶。反過來說不符合現在「目的」的事件會被抹掉。
引申一下——
為什麼你對現狀抱怨連連,
卻總是改變不了自己? 因為改變現狀需要勇氣,而維持現狀最為簡單,所以,你每天還是抱著維持現狀的目的,並沒有真的決定改變。
為什麼不願意主動去社交?
因為你在那一刻不想改變,所以挑出了過去令你自卑的經歷,達到逃避當下社交活動的目的。
為什麼你總說找不到白馬王子/真命天女?
根本不存在那種東西,你是在用這個巨大而虛幻的概念,達到避免涉入一段關係的目的。 目的,就是你心中的一個決定,心隨念轉,隨時可以改變。同溫的一杯水,冬飲覺冷,夏飲覺熱。 我們都活在主觀世界裡,如果你自身發生了變化,你的世界就會改變。 這個過程,和過去沒有半毛錢關係,過去早就不存在了,糾結過去也沒有任何意義。一切都在於今後要怎麼做,在於此時此刻、每時每刻的目的。
再進一步想想,人生是什麼?
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
「人早年的經歷會決定人的未來」,這樣強調過去的理論是一種決定論、因果論;而目的論使得我們對未來更加重視,讓我們覺得當下和未來才是改變我們人生軌蹟的關鍵,而不為過去所束縛。 這就是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分歧所在。 對於我們來說,什麼論並不重要。關鍵就在於,在每時每刻、此時此刻,你有沒有接受並改變「目的」的勇氣?
三、既不要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要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
這是阿德勒另一個的觀點。 他認為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而再深究,就會發現一切人際關係的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課題」可以理解為「事情」)妄加干涉,或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大家回想一下在台上表演的經歷吧——猜測觀眾的想法,或專注於自己的表演,哪個效果好?當然是專注表演了。 因此,阿德勒說:「你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著,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著。」 不必畏懼他人的視線,不必在意他人的評價,也不需要尋求他人的認可。儘管去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路。 也就是說,既不要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要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 那麼,怎麼能分清課題屬於誰呢?辨別方法其實很簡單,考慮一下「帶來的結果最終由誰承擔」。
大家想想,有多少人在干涉別人的課題,或者被別人干涉? 多說說:「關我屁事」和「關你屁事」。
四、共同體
既然煩惱來自於人際關係,那幸福呢?幸福也來自於人際關係。
怎麼才能在人際關係中感到幸福?答案就是,獲得歸屬感。歸屬感就是把他人當作夥伴,並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人只有體會到「我對集體有用」的時候,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 也就是說,你必須要思考「我能給予什麼」,才能獲得你的位置,得到歸屬感,從而得到幸福。
獲得歸屬感的方法很簡單,分為3 步:「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
「自我接納」就是如果做不到,就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然後儘量朝著能做到的方向努力,不對自己撒謊,不和別人比較,不干涉別人的課題;
「他者信賴」是在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 只有我們選擇了無條件的信賴,才能構築更深厚的關係。至於對方是否背叛自己,那是他人的課題,悲傷的時候儘管悲傷就可以了。如果想要逃避痛苦,就無法和任何人建立起深厚的關係。
「他者貢獻」是為體會到自己的價值而採取的一種手段,我們應該思考我能為他人做什麼,並積極地加以實踐。只要能產生「我對他人有用」這種主觀上的「貢獻感」,就有了幸福感。 還記得前面阿德勒說過人生是什麼嗎?複習一下:人生就像是在每一個瞬間不斷旋轉起舞的連續的剎那,只要跳好「此時此刻」的舞就已足夠。 那麼,此時此刻該跳什麼舞?答案就是:只要這件事對他人有貢獻,這也就是「他者貢獻」。 望著「他者貢獻」這顆引導之星,你就不會迷失,而且做什麼都可以。跳著跳著,你就會達到命中註定的那個地方。 沒錯,人生根本沒有一個所謂的目的地,不是你想走到哪就到哪的直線。你應該專注做好每一個當下的那件「他者貢獻」的事情,到達誰也不知道的那個地方。 看見了嗎?這個把每個人都當成和自己一樣的伙伴的共同體,是不是和「眾生平等」的佛學很像? 阿德勒認為他自己所敘述的共同體不僅僅包括家庭、學校、單位、地域社會,還包括國家或人類等一切存在;在時間軸上還包括從過去到未來,甚至也包括動植物或非生物、包括宇宙整體在內的一切。 這就是阿德勒思想的核心,也是爭議最大的地方。
五、關於愛
我們應該先分清「我」和「你」的課題,自立起來,然後才能把「我」和「你」都升級為「我們」。
這個過程是這樣的。我們小時候,由於必須依靠大人才能生存,所以我們的行為大多是以得到大人認可為目的。在爭奪認可的過程中,我們和身邊的人就成了競爭關係。 但是關鍵在於,長大以後,人有了能力,應該自立起來了—— 我們不該再以獲得別人的認可為目的,而應該以自我認可為目的; 我們不該在把別人當成競爭者,而應該當成夥伴。不和他們競爭,而是和理想中的自己競爭。 所以,首先,我們要先做到自立。然後,再去談愛,把主語變成「我們」。 你要先做到喜歡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然後才能去信賴他人,進而去為他人貢獻。這樣,才能建立愛的關係。 強調一下,愛並非「被動墜入」。自立以後,你必須主動去貢獻,去付出,用一味信賴、一味給予的利他態度對待對方,然後才會產生愛,建立不可分割的「我們的幸福」。 愛,最終是由兩個人共同完成的課題。
延伸閱讀:人生的不幸,是自己選擇的
1. 我們都生而自卑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有個非常重要的核心:「自卑與超越」,其實說的就是人人都有自卑感、以及試圖超越自卑的優越感。 阿德勒說,每個人都有自卑感,這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刺激人們變得更好的力量。只有當自卑感越來越嚴重,甚至變成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時,他才是一種病。 而自大則是有自卑感的人來逃避困境的方式。這樣的狀況是是在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時候,反而轉了心境,作了自己最好的假設。 每個人都在跟自己的自卑感對抗,阿德勒認為這是很正常也很健康的,自卑會成為你超越、追求優越的動力,但是不要過度誇張的追求優越感,因為過度的追求容易成為炫耀,而炫耀正是因為自卑。 另外也提到羨慕是一種自卑的表現,少量羨慕是正常的,且完全無害,但必須讓羨慕變的有用,羨慕如果能讓人做出成果和麵對問題,就會是有益的。 相反的,忌妒就是一個很棘手和危險的心態,也是嚴重自卑感的產物。有這樣的心態不管做什麼都是無益的,而充滿忌妒之心的人,永遠不會成為有用的人。
2. 幼年時期是形成人格的原型 另外阿德勒還是有一些論點是支持佛洛依德的,像是他同樣也認為「幼年是形成人格的原型」,而阿德勒認為最主要是在四五歲間。在這個期間孩子所遭遇到的環境會造就他的「人格原型」,並且以此訂下人生的目標。 若孩子從小遇到問題就有人解決,就會造就他未來面對不同環境時老是要別人幫忙,無法獨立,這樣的孩子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很多時候也可能會因此停滯不前,或乾脆逃避問題。最後變成問題兒童、罪犯、精神病患、嚴重更可能走向自殺一途。 阿德勒說:「生命中的問題之所以無法解決,是因為關懷社會太少,停留在自己太多,失去社群連結。在克服自卑的過程中,在乎自己也能關心別人,終究能解決生命中的問題。一個人若具備常識,代表他對社會抱持高度興趣,只管自己在乎什麼的人,常會顯露出自己在明辨是非方面的無能。」 這正是最終價值觀會扭曲的原因。當然被寵壞的小孩只是其中一種狀況,有很多的狀況都會造就嚴重的自卑感,最後產生扭曲的價值觀。 但是阿德勒認為我們不應該去苛責這樣的人,他認為懲罰跟講道理都無法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原型。只有幫助當事者了解自己幼年時期是如何形成這樣的性格,才可以改變現狀。
3. 不耐煩、脾氣暴躁是自卑的表現 他也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不耐煩,是因為沒有克服困境的耐性。當我們看到有人不斷躁動、脾氣暴躁、情緒起伏很大,就能推斷他應該具有強烈的自卑感。知道自己終能克服困難的人,在努力的過程中一定能耐住性子。」
4 . 人生的不幸,是自己選擇的 阿德勒非常反對宿命論,他認為生命是可以自己創造的,而宿命論只是對人生的一種逃避,因為相信宿命的人,就不必在有益的人生方向努力。這種信念只是虛假的精神支柱。人的過去並不會決定未來或結果,而是看他如何知覺和運用。 他提到一個重點:「一個人的感受,肯定跟他對某種目標的觀點一致。」認為人的不幸是自己選擇的,因為賦予意義的是你自己,決定該怎麼解讀事情角度的也是你自己。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解讀。而人選擇了正面或負面的角度,正與他處事風格相符。

0

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303區
獅子會百年慶全港學生三人籃球賽 2017 公開接受報名!

0

掀起健康美容熱潮
LPG Cellu M6®「法國美容大革命」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