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2024‐2025 年度獅子會姊妹學校計劃之共融新興運動會‐ 地壺球比賽— 特殊教育學校、主流學校及獅子會攜手展現共融運動精神,閃耀全場!

以共融及香港原創體育運動地壺球為運動會的重點,旨在讓學生了解及珍惜香港的優勢,促進社區的運動參與和團結,同時弘揚運動精神及共融友愛的價值。2025年3月15日由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303區(獅子會)主辦,香港教育大學合辦,包玉星基金贊助的共融運動會地壺球比賽(運動會)在香港教育大學文康運動綜合大樓室內籃球場順利舉行。

是次有25所特殊教育學校,加上主流學校及獅子會屬會獅友組隊參與,逾200名學生、教師、獅友及義工聚首一堂,透過比賽,實踐平等參與精神,譜寫社會共融新篇章。

1981年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三O三區為紀念「國際傷殘人士年」,與教育署發起合辦「獅子會姊妹學校計劃」,獅子會贊助在當時教育署所管轄之約六十間特殊學校包括: 視障、聽障、智障、肢體殘障、群育及醫院學校,使他們與普通教育學校建立「姊妹聯盟」,兩所學校一同舉行集會,此項計劃本屬為時一年,因成效顯注,現已變為獅子會永久性服務。這社會服務計劃自1997年起正式由獅子會303區全面負責推行,歷年來均十分成功,獲得眾多學校及屬會的支持及參與,每年由屬會自發捐款,部份姊妹學校亦結為長期夥伴,本年度更將此計劃伸展至澳門各校。

活動聯合籌委會主席 容祖導先生: 「地壺球適合不同年紀及唔同身體狀況參與,互相學習、互相欣賞」
容先生甫出場便帶動全場氣氛,邀請在場的學生、家長及嘉賓齊齊擊拳,互相打氣,盡展共融精神。他指出:「地壺球是一種新興運動,適合不同年紀,唔同身體狀況的朋友一起參與,希望大家今日可以透過這個比賽互相學習、互相欣賞」

獅子會姊妹學校計劃聯合主席兼大會顧問 黃偉廉先生:「本年度為計劃創立44年以來動用最多資源的一屆,足見社會日漸重視。」
「獅子會姊妹學校計劃已經為社區服務44年,我們的服務宗旨為關愛、共融。今年除了持續支援傳統特殊學校以外,亦加入協康會學前中心成為服務對象,涵蓋的學校及中心接近70間。」黃先生介紹道,他續稱:「本年度獅子會姊妹學校計劃共舉行三個支援活動,包括去年12月假獅子會中學舉行共融音樂會,本年二月教育大學舉行共融閱曆人生計劃,提供情緒支援講座以及攤位遊戲;以及今日的共融新興運動會地壺球比賽,在五月份將會舉行閉幕禮支票捐贈儀式。」

主要出席嘉賓:

獅子會:
活動聯合籌委會主席 容祖導先生 及 羅麗君女士、
總監 沈顏先生、
上屆總監 陸嘉暉先生、
第一副總監 梁鳳華女士、
第二副總監 袁秀齡女士、
獅子會姊妹學校計劃聯合主席兼大會顧問 黃偉廉先生、
獅子會姊妹學校計劃聯合主席 林婉雯女士、
獅子會第七分區主席 徐玲玲女士、
獅子會姊妹學校計劃副主席 陳永裕先生和副主席張雪芬女士。

其他主要嘉賓:
立法會議員 鄧飛先生MH JP、
大埔民政事務專員 陳巧敏女士JP、
香港教育大學 特殊需要與融合教育研究所執行所長 冼權鋒教授MH、
大埔區議員 羅曉楓先生MH、
香港特殊學校議會主席 李靜雯校長、
香港特殊教育校長聯會創會主席 梁永鴻校長、
香港⁠地壺球協會創辦人 李石樁先生、
聖約翰救傷隊分區會長兼前會長會主席 莊紹嘉先生。

得獎名單
盃賽
冠:東灣莫羅瑞華學校
亞:明愛樂進學校
季:道教青松小學
殿:耀山學校

碟賽
冠:靈實恩光學校
亞:匡智張玉瓊晨輝學校
季:協康會水邊圍中心
殿:協康會白田中心

碗賽
冠:東華三院包玉星學校
亞:香港耀能協會高福耀紀念學校
季:匡智紹邦晨輝學校
殿: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

盆賽
冠:將軍澳培智學校
亞:香港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
季: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培愛學校
殿:心光恩望學校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歐陽電教授分享會圓滿舉行!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科李順榮教授分享會於四季莊園俱樂部圓滿舉行!